我从2017年开始做自媒体,这个号是知常容人生中第一个注册自媒体号,蛮有感情的。知常容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呢?我估计很多朋友都有疑问,这个名字来自《道德经》“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全,全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”这一句话。这样取名也比较常见,大家都知道的马未都先生有一个观复博物馆。观复二字就是来自《道德经》“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”。你弄明白这句话就知道马未都先生取名的真正用意了。
知常容具体什么意思呢?知常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?有时会被粉丝问到这个问题,后来我干脆写了解释文章《》,凡有人好奇就看此文吧。

有一段时期历史领域的收益低的太可怜,我就改写娱乐文章了,就有了第二个号。现在一张身份证只能申请一个号,以前允许二个号。
写娱乐阅读量还真的挺不错的,不过后来限娱令出来之后,娱乐的收益就分化了,青云计划推出来了,我又重新来写这一个号,持续到今天。
现在原创向千粉开放,停更很久的号又重新开始玩了。
这就是这两个号的来历。这两个号分别叫做知常容,知常容看世界。为了下面表达方便,暂时将知常容称为1号,知常容看世界称为2号。
1号的定位是历史文化,主要以解读《道德经》结合历史为主,侧重思考性和启发性,粉丝7.6万。
2号定位是除了历史文化之外的一切内容,当然以娱乐为主。粉丝为0.15万。
情况介绍完毕,比较开始。

图文比较
为了更有针对性和可比性,我决定以“李子柒的厨房好脏”这个热门话题为主题写二篇文章。
情况介绍
1号文章字数2000左右,切入点是乡愁,题目叫《农村厨房的烟火气被人认为是脏的,或许乡愁正在远去》。
2号文章字数800左右,切入点就是事件介绍及简单点评,起的题目叫《李子柒的厨房真的脏吗?其实这不是脏是烟火气,是真实》。
这些文章全部是自己写的。五一假期,平均每天:1号平均更新一篇,2个悟空问答,3条微头条,2号更新2到3篇文章。明天开始上班,自然不可能这么高的频率了。

文章比较
2号文章投放比1号文章早14个小时,截止1号文章投放时,阅读量只有30多个,推荐量不到400。
1号文章因为有双标题,所以有2个数据,具体见下图

很明显标题2的数据比标题1的要好,我看到这个突然醒悟李子柒与农村人组合可能是一个热点。所以我立马将2号的投放文章进行修改。题目如下:

很快这一篇文章就有推荐量了。所以一篇文章有没有阅读量,很可能是标题的问题,标题很重要。
阅读和推荐比,2号要明显优于1号。这个主要可能与阅读者是否感兴趣有关。
图文比较结论:
阅读量和推荐量的多少与粉丝的多少无直接关系,文章的标题能不能抓住热点很重要。这一点在官方组织的各种培训中也是反复强调,当然不能为了夺眼球变成标题党那也不好。
1号的标题为什么没有修改呢?主要因为我对这个号比较慎重,怕频繁修改会有影响。
从文章质量上看,我认为1号的要优于2号很多。实际上不管从留言,还是阅读量,还是推荐量2号的要优于1号太多。当然因为样本只有一个,未必能代表全部。
收入比较:


具体的补贴没有出现,估计1号的补贴要比2号高,所以这两篇文章阅读量虽然相差几百,但最终收益应该差不多,或许还1号的高也不一定。
微头条比较
微头条与粉丝多少直接相关,正常情况下1号发的微头条,一般都会有几千到一万甚至更多的展示,出爆文也有,2号发的微头条只有几百到1千多些,很少有到1万展示量。
有人要问,现在粉丝几十的,有时微头条可以出爆文。这个具体的原因我说不清楚,可能他们有新手保护期。我这个2号虽然粉丝少,是2018年注册的,属于老号了。
阅读收益方面,2号的阅读量几百没有显示收益,1号的阅读量几百就有收益,大概每万5到6块左右。从这个角度来说粉丝数量多还是很有优势。
这也仅仅只是我这两个号进行对比,并不能代表全部。
会不会和2号很少发微头条也相关呢?这种情况还在持续观察中。所以微头条的比较因为起点不同,未必结论就是正确的。
其他的比如专栏,圈子,悟空问答,这些2号都没有开通,没有对比性。

总体阅读量比较:
1号5月5日的数据如下:(5月5日的数据统计的是5月4日的)

2号5月5日的数据如下:

1号就更新了1篇文章,2个标题合起来就600多阅读量,2号更新了2篇文章,2号的2000多的阅读量就是当时的2篇再加上改标题后的关于李子柒这一篇文章的总和。
从这里的比较可以看出,持续更新的账号要比文章数量少的账号有优势,因为旧文可以有阅读量,而且阅读量还可以。
粉丝阅读
粉丝阅读量方面,1号活跃粉是4.2万左右的粉丝,2号的活跃粉只有500。活跃粉与更文的频率有关,2号已经一年多没有更新了,活跃粉只占到粉丝总数的三分之一,1号一直在更新,所以活跃粉还可以占到一半多一点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可能这个比例会进一步下调。这当然也是一个客观现象,不可避免的。如果你的粉丝长期不涨,活跃粉的数量自然还会继续减少。
从粉丝阅读比例来说,2号阅读比例高达20%多,1号的阅读比例则只有万分之一。这一个可能跟文章的题材有关系,喜欢娱乐肯定多于喜欢历史的。
人人皆有一颗八卦之心嘛。
1号阅读的主力是男性粉丝,2号阅读的主力是女性粉丝。

这里带来的启发就是写作者一定要立足于读者,要以读者的需求会出发点,而不能纯粹以自己的思考为写作基础,文章写出来是给人看的。
怎么在自己的深度思考与读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,即表达好自己的意思,又让他们听得懂感兴趣。真能做到这样就是儒家的“中庸”,道家的“道”,庄子所说的“庖丁解牛”了。单纯为自己的深度思考和单纯迎合读者都只是阴阳失衡的表现。
如果纯粹为了捞快钱的人自然不会考虑这一些。为了赚钱和只为了赚钱是有本质区别的,这个我在其他文章中详细解说过,这里不展开了。
粉丝阅读收益有明显差异,2号的133个阅读量只有0.03分钱,1号的671个阅读量是3.56元。因为专栏是不计收益的,扣除专栏阅读量,实际阅读量应该低于这个数据。
这一组数据的差距就很大了,粉丝数量多的号要占很大的优势。
2号的粉丝收益是在5月3日突然降的,如果按5月3号之前计算,应该有0.6元左右。
平台补贴


这个不太稳定,相对来说1号要比2号有优势。
至于非粉丝阅读两个之间相差不多。有人说明显2号比1号有优势。这里1号的阅读量是包括专栏的阅读量,专栏的阅读量是不计钱的。减去这一部分,相差并不太多。
当然其他差别详细见创作者计划权益的差别就知道了。
结语
有些人或许对这样的收入感到吃惊,吃惊的不是收入高,觉得收入太低,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。知常容个人认为抱怨没有用的,如果在这里写,那就不要抱怨,想办法改变而不是抱怨。努力改变自己,以适应规则。
有些人说怎么听着你似乎在帮别人说话。

有些朋友老在工作中抱怨,老是抱怨老板太苛刻,问题是你有没有这个实力离开这个老板呢?如果没有,那一边工作一边抱怨那不是给自己找难受吗?。
不满意那就换工作,我走人不是更潇洒。如果换不了,那就不要抱怨,努力改变,然后去适应规则,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。
当然通过群体抱怨的方式给老板施压的除外,换句话说你的抱怨不是真的抱怨到心里去的那种。